香港幼儿园升学服务中心
咨询热线:185 8905 2127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国贸商住大厦21楼A
香港小学小一入学|竞争与公平︱
本港自1970年代已经开始支援普通学校去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1997年起更配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提倡,推行「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目的是提升本港融合教育的质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大致上可分为有特殊学习困难(例如读写困难/读写障碍)、自闭症、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精神病、肢体残障及视觉障碍等九个类别。
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
现时本港採用「双轨制」推行特殊教育:对于有较严重或多重残疾的学生,教育局会根据专业人士的评估和建议、并在家长的同意下,转介他们入读特殊学校,以便接受加强支援服务;而对于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则会让他们按照本身意愿入读普通学校,透过与普通儿童相处,从而在教育上充份获得裨益。
香港小学约10%小学生有特殊教育需要
因此,全港学校在1997年起推行「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以便有效地照顾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提升整体的教学效能。按照教育局资料,上年度全港公营及直资小学学生中有9.41%有特殊教育需要,但基于部分家长在传统观念之下不希望子女被标籤,以及缺乏私立及国际学校方面的详细数据,相信整体入读全港非特殊学校而实际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学学生人数应该会更高。
法例保障平等入学机会
根据教育局编制的《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运作指南》,本港在1996年起实施《残疾歧视条例》,所有学校都有责任收录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并提供适切的支援协助他们发展潜能。教育机构有责任确保本身及其僱员不歧视任何残疾人士,假如学生因其残疾而被学校拒绝取录、或学生因其残疾引致有特殊教育需要,而被拒绝提供支援等,均属残疾歧视之违法行为。
特殊教育需要或影响面试表现
但按照上文所述,由于全港私营小学均会採用入学面试筛选合适的学生,方便学校透过面试了解考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是否正常和理想。当中部分採用的面试模式,对于有个别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会较为明显地不利。例如一些有智力障碍、肢体残障、视觉障碍、言语障碍或患有精神病的学生,他们在现行常见的面试模式中均会由于本身的特殊教育需要而直接影响面试表现。
学校唔收、还是家长唔报?
以直资香港小学为例,最近两年在本港全部21间直资小学中,完全没有以上五类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究竟是面试要求直接构成对他们不利、导致完全没有相关需要学生可以顺利获得取录,还是由于家长已了解子女有相关需要、忧虑学校支援上未能完善而选择性不会为子女申请或选择入读私营小学?相信以上两个原因均直接构成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私营小学就读比例偏低。
读写困难最常见
按照上年度数据作比较,在公营小学和直资小学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人数有非常明显的分别。在公营小学的学生当中,有9.77%学生有特殊教育需要,而在直资小学中,则只有2.76%学生有相关需要,两者之间有近四倍的分别。其中属于特殊学习困难类别(如读写困难/读写障碍)的学生人数无论在公营小学或直资小学均为最高,在公营小学有11,220位(佔学生3.83%)、而直资小学则有190位(佔学生1.19%)。
私营香港小学比例明显偏低
在上年度近16,000位就读于直资小学的学生当中,除了有190位有特殊学习困难之外,另有130位属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100位有自闭症、更有10位属听力障碍,合共只有440人。虽然这些学生未有被面试模式影响入学机会,但在平均每一班只有少于一位有特殊学习困难学生的情况下,校方是否真的能够按照「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照顾学习差异、并且适切地支援协助他们发展潜能,将会是最大的疑问。
在现实教学环境中,推行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在人力资源上的需求远超局方所提供的支援,实际上是如何在学习上的公平与教育资源运用之间取得平衡的一个困局。面对未来小一入学人口再次下跌,相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或会再次成为有收生困难的学校争夺的目标生源。而在有关学校的入学面试模式会否因此而需要调整,还需随后数年申请入学的家长拭目以待。
香港幼稚园、中小学、国际学校、副学士、大学、研究生申请,香港进修/优才/专才移民,新加坡幼
儿园、中小学、国际学校、留学申请请找 香港幸福生活郭老师18589052127(或搜索HKlife55),
15年升学服务经验,给你最合适的择校方案、面试指导、笔试培训,专业的择校服务保证您的孩子顺利
入读心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