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服务
学校概况
联系我们
香港幼儿园升学服务中心
咨询热线:185 8905 2127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国贸商住大厦21楼A
香港中学|英华书院插班学额难料收生重表达能力
近年在移民潮影响下,部分直资中学的退学人数增加,或成为插班的好时机。英华书院校长陈狄安透露,该校刚于本月初开始招收插班生,早前在未开始公开招募下,上学期至今已接获四十多个不同级别的插班申请。教育局2020/21年度《学生人数统计报告书》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全港一年内共流失约15,000名中小学生,身兼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主席的陈狄安认为,主因为学生到海外升学及举家移民,并令更多留港的本地家长考虑为子女转校插班,出现「音乐椅效应」。
除了学术成绩,英华书院亦注重学生在音乐、体育及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创校逾百年的英华书院为着名直资男校,校长陈狄安指学校于四月初起公开招收中二至中五插班生,对于在其他日子申请插班的学生,则会视乎学额情况作安排。
预计退学潮持续
英华书院往年的插班申请数字平稳,陈狄安表示由于今年刚开始招收插班生,暂未有确切数据可以提供,但在上学期已收到四十多个插班申请。「很多家长会替未能于中一入学的子女,在中二、三继续向我校申请插班。」谈及插班生人数,他称数字上落很大,要视乎实际情况,每年约取录十多人,「有些学生申请插班,最后却决定移民;也有些学生因为(新冠)疫情滞留在不同地方,未能回港插班。」他续说,目前未知学校可提供的插班名额,特别本学期因「特别假期」延至八月才结束,故难以估算空缺。
陈狄安指学生的退学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类,包括举家移民、海外升学、转读国际学校或其他直资学校。据他分析,本地学校面对的退学潮或将加剧,原因是目前全球处理新冠疫情的方式与过去两年不同,各地逐步解除入境限制。他解释:「之前部分国家採取封闭政策,现在有不少国家(重新)开关,例如澳洲在今年初开始,容许非澳洲籍者到当地读书或工作,吸引有兴趣到澳纽升学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开关后到当地)升学相对容易。」他认为近几年不同国家修订移民政策,亦加剧香港流失学生,故各校的插班学额仍呈上升趋势,「现在学生流失率相信仍未见顶,因为各国移民政策及通关的情况也是刚刚开始,预计陆续将有更多学生及家庭离开香港。」
陈狄安建议插班申请者花时间了解英华书院的背景及歷史,对其日后入读该校也有帮助。
面试讨论时事
英华书院对于插班生的学术成绩有一定要求,陈狄安称申请学生的核心科目须达B级(乙级)或以上,或按照原校成绩表的计分方法获等同B级的成绩。此外,操行需达B+或以上,该校又会留意学生的特殊技能。他补充,当申请者符合上述要求,也要视乎其申请级别有没有剩余学位,才可获安排面试。「因为高年级(学生)申请插班,他们选择的选修科目可能已经满额,学校便未能安排面试。」
面试由最少两名老师以粤语及英语面见学生,笔试则由老师决定是否需要。「对谈中,可能围绕时事及学术问题作讨论,当然亦要了解学生的背景。」陈狄安举例称,老师有机会问及学生在疫情期间,如何应付上课及学习方面的问题,或如何帮助自己面对疫情下的学习模式等。他强调:「(学生)要有基本的沟通能力,同时老师会观察他们对某些事情的认知及态度。」
英华书院在新冠疫情前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图为学生与外籍老师庆祝德国啤酒节。
尽量安排实体面见
鑑于新冠疫情持续,陈狄安不排除插班面试将採用视像方式,惟希望可尽量与申请学生面对面交流。「如果开始恢復面授课堂,基本上(面试)仍会以实体面见为首选,不用受到网络的限制。」他认为实体面见更有助了解学生,亦方便学生向老师展示学术或美术作品。他补充,学校不设家长面试,但在面见学生的过程中,有机会邀请家长与老师倾谈。「希望家长出席,有需要时老师会向家长了解学生平时的生活状况,以轻松倾谈为主,没有既定问题,也不是『计分位』。」
学校期望每名学生均有机会发挥天赋,并鼓励他们参加不同比赛。图为EIE机械人中学生挑战赛。
以比赛推动资优教育
英华书院自2004年开始推动资优教育,资优教育负责老师陈汝坚指出,英华书院的资优教育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拔尖(pullout)课程,校方邀请于各科具一定能力的学生接受测试,再参加培训班及相关比赛,例如奥数或语文资优训练等。
他指另一种资优教育是让全校学生有均等机会发挥天赋,包括参与课程、比赛或活动等,不作筛选。「我们会在每年年初通知学生全年各个月份有甚么活动及比赛,(当中)大部分适合全校学生参与,他们可自行考虑参与(哪些)训练及比赛。真正的资优不一定是看成绩,而是学生在某个范畴具天赋,再针对培养。」陈汝坚认为,以前的比赛多属知识型,现时的比赛则注重共通能力和解难能力,没有单一公式及答案。他续说,训练会因应比赛主题调整,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技巧,而在学生预备比赛期间,老师会不断发问,激发他们的思维。
三名中五学生去年参加国际的学界人工智能比赛,成为全球十支优胜队伍之一。
多元STEM发展
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亦是英华书院近年致力发展的方向,并藉着比赛同时推动STEM及资优教育。在陈汝坚与负责STEM的老师黄健成及林锡忠指导下,去年该校三名中五学生组队参加由微软(Microsoft)举办、为全球十三至十八岁学生而设的潜能创意青少年盃「AI for Good Challenge」比赛,主题是透过人工智能(AI)回馈社会,最后他们在全球逾三千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晋身前十名。
陈汝坚忆述,在参赛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透过网上会议沟通及训练,「对于这类比赛,大家(通常)着眼于人工智能上,但我们也会与学生一起探讨人工智能可应用于哪种范畴,或寻找新的突破。」他说学生留意到中医现代化的现象,并希望以人工智能进一步改良应诊方式。经研究及分析后,学生认为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问」及「切」均可借助科技,例如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建立ChatBot(聊天机械人)协助问诊、用智能手錶配合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找出脉象,对部分轻症患者或初步诊断有很大帮助。三名老师均表示,学生参加这些比赛时,既要制作比赛原型并测试其论点,还要讲解构思及回应提问,皆是在课堂以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该校在去年十月举办「MEV机动电能车」体验日,在校内设置机动电能车,学生可坐在驾驶座椅上遥距控制电动车,令他们深入理解如何组装、编程及设置有关器材,透过实际体验增加对创意科技的认知。
于2020年初,部分学生到访以色列参观当地的初创企业(startup),也是关于STEM的交流团。
海外展览扩阔国际视野
英华书院一直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交流,包括到海外考察。陈汝坚称在新冠疫情爆发前,他与十多名学生一同到英国参加The Bett Show(British Educational Training and Technology Show,英国教育培训及科技展览)。「学生需要利用科技解决由他们发现或发掘的问题,然后制作相关原型,经挑选后才可代表学校把作品带到会场展示。」他表示,学生须在展览场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讲解作品的设计理念、运作原理等,会被问及不同问题,过程中他们学懂的不只是科技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主动」、「表达」、「沟通」、「协作」、「解难」及「礼貌」等素养。
除了学术成绩,英华书院亦注重学生在音乐、体育及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创校逾百年的英华书院为着名直资男校,校长陈狄安指学校于四月初起公开招收中二至中五插班生,对于在其他日子申请插班的学生,则会视乎学额情况作安排。
预计退学潮持续
英华书院往年的插班申请数字平稳,陈狄安表示由于今年刚开始招收插班生,暂未有确切数据可以提供,但在上学期已收到四十多个插班申请。「很多家长会替未能于中一入学的子女,在中二、三继续向我校申请插班。」谈及插班生人数,他称数字上落很大,要视乎实际情况,每年约取录十多人,「有些学生申请插班,最后却决定移民;也有些学生因为(新冠)疫情滞留在不同地方,未能回港插班。」他续说,目前未知学校可提供的插班名额,特别本学期因「特别假期」延至八月才结束,故难以估算空缺。
陈狄安指学生的退学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类,包括举家移民、海外升学、转读国际学校或其他直资学校。据他分析,本地学校面对的退学潮或将加剧,原因是目前全球处理新冠疫情的方式与过去两年不同,各地逐步解除入境限制。他解释:「之前部分国家採取封闭政策,现在有不少国家(重新)开关,例如澳洲在今年初开始,容许非澳洲籍者到当地读书或工作,吸引有兴趣到澳纽升学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开关后到当地)升学相对容易。」他认为近几年不同国家修订移民政策,亦加剧香港流失学生,故各校的插班学额仍呈上升趋势,「现在学生流失率相信仍未见顶,因为各国移民政策及通关的情况也是刚刚开始,预计陆续将有更多学生及家庭离开香港。」
陈狄安建议插班申请者花时间了解英华书院的背景及歷史,对其日后入读该校也有帮助。
面试讨论时事
英华书院对于插班生的学术成绩有一定要求,陈狄安称申请学生的核心科目须达B级(乙级)或以上,或按照原校成绩表的计分方法获等同B级的成绩。此外,操行需达B+或以上,该校又会留意学生的特殊技能。他补充,当申请者符合上述要求,也要视乎其申请级别有没有剩余学位,才可获安排面试。「因为高年级(学生)申请插班,他们选择的选修科目可能已经满额,学校便未能安排面试。」
面试由最少两名老师以粤语及英语面见学生,笔试则由老师决定是否需要。「对谈中,可能围绕时事及学术问题作讨论,当然亦要了解学生的背景。」陈狄安举例称,老师有机会问及学生在疫情期间,如何应付上课及学习方面的问题,或如何帮助自己面对疫情下的学习模式等。他强调:「(学生)要有基本的沟通能力,同时老师会观察他们对某些事情的认知及态度。」
英华书院在新冠疫情前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图为学生与外籍老师庆祝德国啤酒节。
尽量安排实体面见
鑑于新冠疫情持续,陈狄安不排除插班面试将採用视像方式,惟希望可尽量与申请学生面对面交流。「如果开始恢復面授课堂,基本上(面试)仍会以实体面见为首选,不用受到网络的限制。」他认为实体面见更有助了解学生,亦方便学生向老师展示学术或美术作品。他补充,学校不设家长面试,但在面见学生的过程中,有机会邀请家长与老师倾谈。「希望家长出席,有需要时老师会向家长了解学生平时的生活状况,以轻松倾谈为主,没有既定问题,也不是『计分位』。」
学校期望每名学生均有机会发挥天赋,并鼓励他们参加不同比赛。图为EIE机械人中学生挑战赛。
以比赛推动资优教育
英华书院自2004年开始推动资优教育,资优教育负责老师陈汝坚指出,英华书院的资优教育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拔尖(pullout)课程,校方邀请于各科具一定能力的学生接受测试,再参加培训班及相关比赛,例如奥数或语文资优训练等。
他指另一种资优教育是让全校学生有均等机会发挥天赋,包括参与课程、比赛或活动等,不作筛选。「我们会在每年年初通知学生全年各个月份有甚么活动及比赛,(当中)大部分适合全校学生参与,他们可自行考虑参与(哪些)训练及比赛。真正的资优不一定是看成绩,而是学生在某个范畴具天赋,再针对培养。」陈汝坚认为,以前的比赛多属知识型,现时的比赛则注重共通能力和解难能力,没有单一公式及答案。他续说,训练会因应比赛主题调整,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技巧,而在学生预备比赛期间,老师会不断发问,激发他们的思维。
三名中五学生去年参加国际的学界人工智能比赛,成为全球十支优胜队伍之一。
多元STEM发展
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亦是英华书院近年致力发展的方向,并藉着比赛同时推动STEM及资优教育。在陈汝坚与负责STEM的老师黄健成及林锡忠指导下,去年该校三名中五学生组队参加由微软(Microsoft)举办、为全球十三至十八岁学生而设的潜能创意青少年盃「AI for Good Challenge」比赛,主题是透过人工智能(AI)回馈社会,最后他们在全球逾三千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晋身前十名。
陈汝坚忆述,在参赛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透过网上会议沟通及训练,「对于这类比赛,大家(通常)着眼于人工智能上,但我们也会与学生一起探讨人工智能可应用于哪种范畴,或寻找新的突破。」他说学生留意到中医现代化的现象,并希望以人工智能进一步改良应诊方式。经研究及分析后,学生认为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问」及「切」均可借助科技,例如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建立ChatBot(聊天机械人)协助问诊、用智能手錶配合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找出脉象,对部分轻症患者或初步诊断有很大帮助。三名老师均表示,学生参加这些比赛时,既要制作比赛原型并测试其论点,还要讲解构思及回应提问,皆是在课堂以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该校在去年十月举办「MEV机动电能车」体验日,在校内设置机动电能车,学生可坐在驾驶座椅上遥距控制电动车,令他们深入理解如何组装、编程及设置有关器材,透过实际体验增加对创意科技的认知。
于2020年初,部分学生到访以色列参观当地的初创企业(startup),也是关于STEM的交流团。
海外展览扩阔国际视野
英华书院一直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交流,包括到海外考察。陈汝坚称在新冠疫情爆发前,他与十多名学生一同到英国参加The Bett Show(British Educational Training and Technology Show,英国教育培训及科技展览)。「学生需要利用科技解决由他们发现或发掘的问题,然后制作相关原型,经挑选后才可代表学校把作品带到会场展示。」他表示,学生须在展览场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讲解作品的设计理念、运作原理等,会被问及不同问题,过程中他们学懂的不只是科技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主动」、「表达」、「沟通」、「协作」、「解难」及「礼貌」等素养。
香港幼稚园、中小学、国际学校、副学士、大学、研究生申请,香港进修/优才/专才移民,新加坡幼儿园、中小学、国际学校、留学申请请找 香港幸福生活郭老18589052127(或搜索HKlife55),15年升学服务经验,给你最合适的择校方案、面试指导、笔试培训,专业的择校服务保证您的孩子顺利入读心仪学校。
上一篇: 港生宝宝香港入读幼稚园一站式服务 下一篇: 香港Band1直资香港中学插班来了!抓紧上车!